首页

免费足恋网站女王

时间:2025-05-26 03:45:09 作者:中国科学家通过“中国天眼”发现罕见掩食脉冲星 浏览量:92907

  中新网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又获得一项新成果——发现一个罕见的毫秒脉冲星,其与伴星以3.6小时的周期相互绕转,且有六分之一的时间被伴星遮挡(即掩食,犹如日食或月食)。

中国科学家通过“中国天眼”发现罕见掩食脉冲星,图为本项重要天文发现及研究成果的艺术想像图。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供图

  这项重要天文发现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韩金林研究员带领团队完成,对恒星演化理论、致密星吸积物理和双星并合引力波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北京时间5月23日凌晨,相关成果论文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上线发表。

  公共包层:双星一起演化约千年

  韩金林研究员介绍说,天文学家对于单个恒星如何演化已有相对清晰的认识,但在浩瀚的银河系中,大多数恒星都是成对出现,以双星系统的形式共同演化,过去几十年里,双星系统如何交互和演化一直是天文学领域的前沿难题。

  恒星演化理论认为,质量越大的恒星演化速度越快。在双星系统中,较大质量的恒星一般会率先演化,最后塌缩成密度极高的致密星,如中子星或黑洞。在这个阶段,较小质量的伴星应该会继续演化,但该伴星在演化时,物质会被致密星吸积,伴星会因为质量流失而体积膨胀,甚至膨胀到把致密星揽入怀中,一起在公共的氢元素包层中演化约1000年。

  在此过程中,具有强引力的致密星一方面贪婪吸积伴星的物质,使其自转加快。另一方面,致密星与伴星相互绕转的过程中,把公共的氢包层全部吹散,留下伴星中心燃烧的内核。这时的伴星主要靠燃烧的氦元素发光,温度有几万度。

  罕见难测:银河系中仅有几十个

  千年之后,经历共同演化过程的双星最终留下快速自转的致密星与高温氦星,在非常紧密的轨道上相互绕转。然而,这类特殊的双星系统在宇宙中存活时间仅约1000万年,对于138亿年的宇宙而言,如同夜空中稍纵即逝的流星。

  韩金林指出,根据研究团队所做模拟分析,银河系千亿颗恒星中,该特殊双星系统在银河系中仅有几十个。因它们极为罕见,且难以观测,所以,天文学家推断的双星系统公共包层演化的理论,也长期缺乏直接观测证据的支持。

  “中国天眼”的灵敏度极高,是发现脉冲星的利器,对观察处于极短周期轨道上的脉冲星更为敏锐。2020年5月,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对银河系进行脉冲星深度搜索时,发现一颗自转周期为10.55毫秒的毫秒脉冲星PSR J1928+1815。同年11月,利用“中国天眼”进行几次后随观测后,证实该毫秒脉冲星处于一个半径仅50万公里的致密轨道,相互绕转的轨道周期仅为3.6小时。它与伴星相互绕转时,有大约六分之一的时间被伴星遮挡。

  研究团队推测,这个伴星的质量至少有1个太阳那么重,远超出一般掩食脉冲星的伴星,但狭小的轨道根本容不下一个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根据多方面的限制推断,该伴星不是普通恒星,也不是演化后的致密伴星,而应该是经历过公共包层演化的氦星,脉冲星信号掩食则是氦星甩出的星风物质遮挡引起。

  科学价值:为天文研究带来突破

  韩金林表示,毫秒脉冲星PSR J1928+1815这一罕见天体的发现研究,可以为天文学研究带来多方面的突破。

  首先,对于探索多年的恒星演化理论而言,该双星系统就是历经公共包层演化阶段之后、处于致密轨道的特殊双星。这项发现有助于完善和深化对双星演化具体过程的理解,包括两颗星如何靠近导致轨道收缩、两颗星之间如何进行物质交流、中子星的自转如何加速到几个毫秒、公共氢元素包层如何被致密星吹散等。

  其次,这个中子星在公共包层里应该在很短时间里吸积了大量物质,使脉冲星自转加快。如何吸积?如何散热?新发现的这个致密双星可能是中微子散热机制理论的一个重要例证。另一方面,新发现的稀有双星可以演化成为引力波源,为致密双星并合和引力波的产生机制提供新的限制。

资料图:“中国天眼”。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本次发表论文审稿人之一、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的脉冲星双星研究专家斯科特·兰森(Scott Ransom)认为,“中国天眼”新发现的这个独特的致密双星系统,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有望在多个不同领域——如恒星群体演化、引力波源预测、双星和恒星演化过程、深度光学/红外的氦星观测等方面引导出很多有趣的研究课题,使天文学家对双星演化中公共包层阶段这一目前仍知之甚少的领域有更深入的认识。(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方将赴美开展气候变化会谈

7月16日,2024年中俄边境水域联合增殖放流活动在黑龙江省同江市举办。此次活动在中俄界江黑龙江同江段放流国际濒危物种、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称的施氏鲟幼鱼42.5万尾、长度90厘米以上鳇鱼100尾,以及具有生态净水功能的滤食性鲢鱼苗300万尾。

广西百色一直升机坠毁 致1死3伤

切实履行海洋领域国际公约责任义务。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涉及领域宽泛,中国支持以整体视角推进全球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动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涉海国际条约落地见效。1996年5月,中国批准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开启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新篇章。此外,加入《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南极条约》等30余项涉海领域多边条约,在更广泛、更细化领域展现中国海洋保护的决心和担当作为。在国际公约框架下,中国围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养护、极地活动管理等建立政策体系,主动实施公海自主休渔,积极履行南极考察活动环境影响评估等环保义务,参与联合国全球海洋环境状况定期评估,定期发布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国家报告、气候变化国家信息通报等履约报告,向国际社会呈现中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等行动进展,在各项公约义务的履行中展现实实在在的中国贡献。

作家盛可以:以文字构筑人性的复杂宫殿

当时,首套房商贷利率的下限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该通知发布后,石家庄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便出现调整。2022年10月13日至今,石家庄执行的利率下限水平为LPR-50BP,低于全国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30个基点。

《楚辞大典·第一编》首发 预计2025年完成全部三编出版

大国发展既是硬实力的发展,也是软实力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中国需要学好的“必修课”。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就要深刻认识到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体现了我们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占据国际道义制高点的战略谋划,就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更好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全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昆明开启“文化大餐” 云南以珍贵古籍上“好菜”

“任何一个艺术形式都有可能消失。电影是几大艺术中最年轻的一个,它产生于技术,也可能消失于技术,新技术产生的新形式可能会取代它。其实现在,这也许就是一个既成事实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副研究员金燕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